- · 《实用癌症杂志》期刊栏[08/04]
- · 《实用癌症杂志》投稿方[08/04]
- · 实用癌症杂志版面费是多[08/04]
癌症治疗走向未来,个性化治疗还是遵循指南治(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临床指南的统计性证据给出的诊治方案只是一种概率有效性,对于具体的个体而言,其疗效往往不够 “ 精确 ” 。 比如,2015年,Schork博士研究就发现“排
比如,2015年,Schork博士研究就发现“排在美国药物销售收入前十名的药物有效率并不理想,其中有效率高的药物是4名服药人中1个有效,而差的药物则是25名服药人中1个有效”。如何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挽救更多生命?怎样尽可能减少痛苦,保护患者尊严?当癌症进入“慢病模式”,又有多少家庭面临着“放手一搏”与“人财两空”的艰难抉择?

通常,在癌症发生过程中,肿瘤细胞会失去控制。它们疯狂增殖并进入组织,破坏器官,从而损害基本的生命功能。
目前,人们对癌症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但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癌变意味着由一连串DNA 受损而引发的细胞分裂速率失控。当调控细胞生长的基因发生突变或损坏时,细胞便开始了持续的、不受控制的生长及分裂。
因此,对癌症进行基因组分析便成为了解开癌症之谜、找到治疗方法的关键。与此同时,对不同患者来说,癌症基因组对病情的进展有着不同的影响。
2016 年,Ian F. Tannock 和 John A. Hickman 曾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撰文指出,即使在单个肿瘤中,癌细胞的基因组成在不同区域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这就是困扰科学家们的肿瘤异质性。
肿瘤异质性是指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经过多次分裂增殖,其子细胞呈现出分子生物学或基因方面的改变,从而使肿瘤的生长速度、侵袭能力、对药物的敏感性以及预后等各方面产生差异。
即使是同一位癌症患者,肿瘤细胞也会根据处于身体的不同位置而发生变化(肿瘤间异质性),甚至同一肿瘤内的肿瘤细胞也有细微甚至显著不同(肿瘤内异质性)。 基于此,癌症成为了一类个性化的疾病,不同人使用同种药,效果和副作用都不尽相同。个性化医疗也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大趋势。
显然,精确医学面对种类繁多的个体化临床研究信息,在个体的临床实践中经常面临着超适应证或超说明书处方用药的情况,需要建立应对复杂多变的个体化临床证据的新策略。在2020年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中,人们已经可以看到在这个方向上的尝试。
其中,第二十四条规定,“特殊情况下抗肿瘤药物使用采纳的循证医学证据,依次是其他国家或地区药品说明书中已注明的用法,国际权威学会或组织发布的诊疗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国家级学会发布的诊疗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等”。虽然在这个条文中没有明确什么是“特殊情况”,但显然已经给了医生更为宽泛的“裁量权”,以便其寻找支持治疗方式的临床证据。
医学的发展经历从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到循证医学、精准医学发展。当前,我们所处在的循证医学阶段具有三大核心:第一,要积极地寻求和应用最新最好的研究证据;第二,要结合临床专家、医务人员的个人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第三,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患者甚至患者家属的意愿。

但从循证医学走向精准医学的过程中,却必然要面对平衡个性化治疗与遵循指南治疗作为癌症治疗的一大考验。想要在个性化治疗与指南治疗中寻求到最优解,避免调入过度医疗的陷阱,医生与患者达成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是第一步。
显然,肿瘤治疗非常复杂,肿瘤患者与肿瘤医生是“战友”。所以,医生与患者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提高肿瘤医生的创新积极性,才能最终造福患者。尽管癌症凶险,但依然有很大一部分肿瘤患者都可以通过治疗获得很好的预后,甚至长期带癌生存。
事实上,与10年前相比,我国的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明显上升。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已经从2003年至2005年的30.9%上升到2012年至2015年的40.5%。医疗改革正在持续进行,创新是永远的话题。面对问题、共同努力,思考解决方案,而不是打击医生、吐槽患者,才能创造好的医疗环境,才能使中国的肿瘤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服务和生存质量。
文章来源:《实用癌症杂志》 网址: http://www.syazzz.cn/zonghexinwen/2021/0814/348.html